筆記本內存通用嗎(聯想y470內存參數)2021-08-05 18336000 IT電腦工匠
大家好,我是小工匠。上次我們來介紹一下筆記本電腦的最後幾個部件。
3354硬盤3354
通俗解釋:
硬盤是計算機的主要存儲介質之一。
市麵上的硬盤有三種:固態硬盤(SSD)、機械硬盤(HDD)和混合硬盤(HHD)。
固態硬盤價格昂貴,速度快,噪音小;機械硬盤便宜,相對慢,噪音大。
固態硬盤,我按照遊戲裝備的質量來分類:
標準是主控,跑分,顆粒。
白色垃圾:未知品牌
優秀:銀河引擎,銀河黑將軍,海康威視C2000
優藍:英特爾660p,西部數據藍盤,三星970 Evo,東芝RC500
紫色史詩:三星PM981,西部數據黑盤,東芝XG5,Puckett M97
金色傳說:三星PM981A,三星PM961,東芝XG3,技嘉AORUS Gen4。
其他固態硬盤可以歸入我列舉的代表性硬盤。
這個分類是針對大眾的,你也可以用這個分類進行通俗的解釋。
這個可以插入筆記本的2.5寸硬盤。
固態硬盤按接口分為m.2和sata3接口,按協議分為nvme和ahcl傳輸協議。按顆粒可分為薄層色譜(包括QLC)、薄層色譜和SLC。
[關於硬盤,您需要了解一些事情]
目前很多筆記本電腦都沒有2.5寸硬盤。所以在購買筆記本電腦和固態硬盤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
因為取消了2.5寸盤,可以使用機械硬盤的地方會越來越少。NAS,監控等地方還是會用。
PCIe4.0沒那麽神奇,在筆記本電腦上也沒有台式電腦進步大。
還在用QLC粒子的硬盤真該死!
3354內存3354
通俗解釋:
內存可以簡單理解為係統運行各種軟件,包括係統本身的空間。空間越大,可以放的軟件就越多。當空間不足時,軟件的運行會出現問題,比如卡頓等。
盡量買同一品牌的內存條,保證頻率和時序一致。
目前,
一線:三星,夢龍,海力士,
二線:金士頓、金泰、英瑞達、衛崗。
目前的“升級”是由內存BankGroup的變化引起的,是真正的【逆向升級】。(BankGroup取首字母B,G,簡稱‘BG’。一定要注意,不是“GB”!)
既然是倒退,性能自然會下降9%-10%左右。最直觀的影響就是遊戲幀數會受到衝擊,大概會下降7-12幀(當然這在將近200幀的時候下降的更厲害)。)
[關於內存,有些事情你需要知道]
筆記本內存和台式機內存不常見。
大家可以看到,上麵的是筆記本電腦內存,比較短,下麵的是轉接卡,可以把筆記本電腦轉入台式機內存使用。而下麵適配卡的大小就是台式電腦內存的大小。
3354屏幕3354
通俗解釋:
屏幕是電腦的第二要素。
打開電腦,性能是裏子,屏幕是外觀,屏幕不好,眼睛不舒服,人沒精神,不想學工作。
屏幕參數主要看每英寸像素(分辨率)、刷新率、色域覆蓋率、亮度。
1.色標:如果色標正確,正常人不用太擔心。基本上,他們很接近。但是,平麵設計師需要注意這個東西。雖然E小於3,但一線廠商基本都會在電腦出廠前進行校色處理。
2.亮度:亮度的國際單位是cd/。一般顯示器的亮度指標在250cd/、300cd/和350cd/之間。亮度過低容易傷眼,亮度過高容易造成眼睛疲勞。
3.色域覆蓋:目前分為:45%NTSC低色域屏幕、72%NTSC高色域屏幕、100%sRGB高色域屏幕。其中72%NTSC100%sRGB,並不是說低色域不能用,而是高色域更好。
最好用手機看圖,因為手機不存在色域覆蓋問題。
4.刷新率:輕薄本都是60Hz,高端遊戲本基本都是144hz 72%NTSC。不過看到120hz的時候請小心,很有可能是高刷新低色域的120hz 45%NTSC屏幕。但是近幾年刷新率不斷上升,數量不斷變大。我覺得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意義不大。普通的144Hz已經很流暢了,而戴爾的G7領銜的240Hz和現在的300Hz終究隻是噱頭。
目前1080P屏幕因為無論是遊戲化還是輕薄化方麵的巨大性能提升而逐漸淡出視野。遊戲開始普及2k分辨率,比如2k 165Hz。
輕薄,這是全麵高分辨率的開始。比如肖鑫Pro14、Pro16、Yoga 14s、淩瑤地平線、嶽翎13 Pro、嶽翎7400、機械革命F1,甚至還有一些走得太遠的,比如惠普之星13 4K屏。
3354性能版本3354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款筆記本是否值得購買。同一配置下,由於模具、環境等因素,性能釋放可能會有較大差異。
這也是為什麽很多機器明明配置的看起來灰頭土臉認認真真的,卻被判定為韭菜機。
的原因。性能釋放由兩個方麵組成:散熱模組的好壞和廠商調教的戰略。
散熱模組一般由熱管,風扇,均熱板和鰭片構成。並非熱管多散熱就一定好,還得考慮熱管的厚度,大小。
風扇聲音大散熱就一定好嗎?
風扇聲音大,風扇馬力足,隻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散熱壓力,但是並不是決定性的。
譬如,戴爾G3/G5和小米的遊戲本,聲音很大,散熱很差,非常可憐。
僅靠觀察模組規格並不能準確地判斷散熱的好壞,還有奇特的散熱,譬如D殼是金屬的散熱輔助方式。
但是模組看著就心驚膽戰的機器散熱絕對不會好到哪裏去。
還有就是,不是表麵溫度較熱散熱就不好。
譬如,惠普的暗影精靈5,人家的C麵是金屬的,不燙手才怪。
至於廠商調教的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每個廠商有自己的戰略布局,譬如惠普的戰66,把性能設計的弱弱的,為了保證它的“軍工級品質”